学生兼职“老师保姆好友”为听力障碍孩子送欢笑(通州时讯报道)

2013-02-07 学生兼职“老师保姆好友”为听力障碍孩子送欢笑(通州时讯报道)

2013年1月21日,潞河国际教育学园师生一行16人来到区人工耳蜗培训学校开展“助学一帮一”活动。区人工耳蜗培训学校创立于1998年,2011年被指定为通州区听力语言康复指导中心,2012年被指定为北京市首家全国听力语言康复教改试点机构。潞河国际教育学园师生来到人工耳蜗培训学校,与这里的孩子们亲切的拥抱,呼唤着每位幼儿的名字,并一对一教他们识数、拼音、呼喊姓名、认识玩具食品名称等;在教室里,学生们与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共同体验集体教学的乐趣,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一对一教学实验。整个上午,人工耳蜗培训学校洋溢着十分欢乐的气氛。潞河国际教育学园“助学一帮一”活动是通州区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年系列“微行动献大爱”活动之一,潞河国际教育学园与人工耳蜗培训学校将形成长期对接帮扶。

学生兼职“老师保姆好友”为听力障碍孩子送欢笑(通州时讯报道)

陪孩子写字画画、教他们读书看报、拿起纸笔边写边聊…… 日前,潞河国际教育学园高一年级同学扮起“老师、保姆、知心好友”三重角色,为人工耳蜗培训学校的孩子们送去欢声笑语和新年祝福。

“我手里是一只可爱的小熊猫,宝宝对它笑笑……”在位于宋庄镇的人工耳蜗培训学校里,潞河国际教育学园高一(1)班的女生郭宬汝正抱着5岁的女童,开心地操纵手偶讲童话故事。虽然已经植入人工耳蜗,但由于先天听力丧失,已经5岁的女童智力远达不到同龄孩子的水平。郭宬汝抱着孩子,耐心地陪她画画、讲故事,孩子高兴得合不拢嘴。

用不太标准的发音,人工耳蜗学生告诉记者:“平时都是和老师在一起,很少遇到同龄人,这次潞河的大哥哥、大姐姐来帮我补习功课,还陪我聊天,我特别开心。”

当天,同学们陪着人工耳蜗培训学校的孩子玩游戏、做运动、复习文化课,看着孩子们脸上的笑容,培训学校的老师欣慰地说:“平时虽然也有志愿者来我们这里义务支教,但这些孩子们更希望能和同龄人相处,毕竟同龄人的话题更多一些。”

人工耳蜗培训学校副校长米思表示,目前,有一些爱心人士会定期到学校开展志愿活动,但相对于孩子们来说,他们还是缺少专业老师教导,英语老师尤其缺乏。“潞河国际教育学园的孩子们英语非常好,而且学校表示要长期和我们建立合作关系,我们特别替孩子们感到高兴。”